入伏后,高温酷暑难耐,时值大暑节气,“上蒸下煮”“湿热交蒸”到达极点,当令之气为暑热。江苏省中医院儿科专家表示,儿童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善、新陈代谢旺盛、活动量大且自我保护意识较弱,夏季更易受暑邪侵袭,出现中暑、暑湿感冒等问题。针对儿童的生理特点,夏季防暑需从外避暑邪、内调脾胃、养阴益气、宁心安神四个方面综合施策。
1.避暑防晒有技巧
避免烈日当空时(上午10点至下午4点)外出,若无法避开,务必戴帽打伞、穿浅色透气的棉麻衣物、勤入阴凉处歇息,裸露皮肤可涂抹儿童专用防晒霜,防止晒伤。夏季室内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~28℃,避免因温差过大诱发感冒。
预防“阴暑”则更为关键,不要直吹空调或者风扇(尤其汗后),避免冷饮过度,睡眠时盖好小肚子,或穿小肚兜。
2.“三忌三宜”调脾胃
夏季儿童消化功能容易受暑湿影响,饮食需遵循“清热不寒凉、祛湿不伤脾”的原则,避免油腻、生冷、辛辣食物。
一忌寒凉伤脾:冰淇淋、冰镇饮料易伤孩子稚阳之体,导致内湿更重。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上火便不断喂凉茶,殊不知这样反而会伤脾胃造成食欲更差,适得其反。二忌甜腻助湿:蛋糕、糖果、油炸零食等甜腻食品易阻滞脾胃运化,导致积食内停。三忌辛辣燥热:烧烤、辣条等热性食物易加重内热。
一宜清淡甘润:当季蔬菜瓜果如冬瓜、丝瓜、黄瓜、西瓜(适量)等清爽可口,绿豆汤、薏米粥以及清补凉汤有助祛湿解热。二宜汤水滋养:乌梅冰糖饮、酸梅汤、柠檬蜂蜜水都是生津止渴佳选。备好淡盐开水、淡竹叶水、淡茶水补充流失水分。三宜清粥养脾胃:陈皮荷叶粥、冬瓜薏米粥等可以养胃祛湿,减轻肠胃负担。
3.科学补水讲“二要”
一要注意补水时机与量,不要等儿童主动说“口渴”才补水,建议每隔1~2小时主动喂水,每次50~100ml(根据年龄调整,婴幼儿少量多次);户外活动时,补水频率可增加至每30分钟一次。婴幼儿(6个月以上)可在两次喂奶之间喂少量温开水;母乳喂养的宝宝,妈妈需多喝水,通过乳汁为宝宝补充水分。
二要注意补水选择,首选温开水或淡盐水(少量食盐,口感微咸即可,或选用口服补液盐),避免过度出汗后一次性大量饮用纯净水,否则可能加重电解质流失。还可适当饮用绿豆汤(煮至软烂,不加糖或少糖)、冬瓜汤、丝瓜汤等清热解暑的汤品。
4.宁心养神益才智
夏为阳热,通于心气,夏月是驯养心神、益智聪明的最好季节。夏季需保持心境平和,关照情绪,晚卧早起,避免过度激动,避免出现心烦、失眠、头晕、烦躁等症状。
通讯员 陈天翼 杨江 麻云
南京晨报/爱南京记者 钱鸣